一、润滑维护核心要点
润滑剂选择与周期
润滑脂:推荐使用锂皂基润滑脂(如1-3号透平油),适用于中低速场景,每半年更换一次。更换前需彻底清洁旧脂,涂抹新脂时确保覆盖螺纹滚道。
润滑油:适用于高速或低温环境,需每日通过机体油孔加注,形成持续油膜保护。
强制润滑:高负荷或连续运行时,建议采用油泵强制润滑系统,避免丝杆过热导致精度下降。
润滑操作规范
润滑前清洁丝杆表面,避免杂质混入润滑剂。
润滑脂涂抹厚度控制在0.1-0.2mm,过量会导致阻力增加。
润滑后手动推动滑块或螺母,确保润滑剂均匀分布。
二、清洁与防护实施标准
日常清洁流程
使用无尘布或软毛刷清除丝杆表面灰尘,重点清理螺母与丝杆接触面。
每月用异丙醇清洁防护罩内部,避免油污积累。
清洁后涂抹防锈油,尤其是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丝杆。
防护装置配置
迷宫式密封环:标配于PMI滚珠丝杆,防止金属屑侵入。
伸缩式防护套:在切削液飞溅环境中,需加装全封闭防护套,长度覆盖丝杆全长。
防尘片:在螺母两端安装橡胶防尘片,阻挡悬浮颗粒。
三、安装与校准技术规范
安装方式适配
双推固定:适用于高刚性需求场景,两端固定轴承座,承受双向载荷。
固定-自由:短行程设备采用,一端固定,另一端预留热膨胀空间。
关键要求:丝杆轴心线与导轨平行度≤0.02mm/m,螺母座中心与丝杆同轴度≤0.01mm。
校准与调试步骤
预紧力调整:通过更换预紧垫圈或调整螺母,使轴向间隙≤0.005mm。
重复定位精度检测:使用激光干涉仪校准,300mm行程内误差≤0.01mm。
热变形补偿:根据环境温度设置数控系统热补偿参数,每升高1℃补偿0.002mm。
四、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案
反向间隙过大
原因:预紧力不足、滚珠磨损、联轴器松动。
解决:重新调整预紧力至0.02-0.05mm;更换磨损滚珠;紧固联轴器锥套,端面跳动≤0.01mm。
丝杆卡滞或异响
原因:润滑不足、防护罩变形、异物侵入。
解决:补充润滑剂;校正变形防护罩;拆卸清洁并检查滚道损伤。
定位精度漂移
原因:支撑轴承磨损、地基振动、温度波动。
解决:更换P4级以上轴承;加固设备地基;启用数控系统温度补偿功能。
五、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
日检项目
防护罩完整性检查,无破损或脱落。
润滑系统油位监测,油窗可见油面。
异常振动或噪音记录,分贝值≤75dB。
周检项目
螺母与丝杆接触面清洁度,无切屑残留。
预紧力抽检,使用扭矩扳手验证。
联轴器对中检测,径向偏差≤0.05mm。
年检项目
丝杆直线度检测,使用自准直仪,误差≤0.05mm/m。
滚珠直径分选,公差≤0.001mm。
防护套耐磨损测试,厚度磨损≤20%需更换。
通过严格执行上述维护保养规范,可显著提升台湾银泰PMI滚珠丝杆的使用寿命与运行精度,降低激光切割机非计划停机风险,保障加工质量稳定性。

|